好书推荐《平凡的世界》

  • 发布于2019-12-30
  • 阅读1326
  • 评论0
阅读1326
每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世界里面,翻江倒海,呼风又唤雨。这本书让我明白,纵使知道自己做不了可以改变历史、拥有超级能量的英雄,到头来只能是芸芸众生像,我们依然不要自怨自艾,任然要为了那每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和适时的地铁而快乐着。

既不懈的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报酬和宠爱,而是理智而清醒的面对着现实。

这是选自1986年《平凡的世界》里的一句话,平凡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当今我们每个努力奋斗人的状态。

我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学的时候,读完以后我很是懊恼自己读的太晚了点。但是也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让我心灵触动的书籍。

这本书让我明白,纵使知道自己做不了可以改变历史、拥有超级能量的英雄,到头来只能是芸芸众生像,我们依然不要自怨自艾,任然要为了那每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和适时的地铁而快乐着。

每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世界里面,翻江倒海,呼风又唤雨。

 

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艰难的开始

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尽管伯父家庭也并不富裕,他还是选择了供路遥上学。

小学毕业后,伯父再也无力供路遥继续上学。此时的路遥,面临着同孙少平相同的境地:

书读不成了,这辈子只能在伯父家那块贫瘠的黄土上挣扎了吗

最终,

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服从命运的安排,回到家里同父亲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

路遥在同学的接济下念完了初中。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籍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力量。

此时的路遥同孙少平一样,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他清楚地明白当命运还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就要努力去改变命运!抓住每一个时机!

争取生活,努力奋斗

而后,

高中毕业的孙少安视野逐步开放,他培养了不同于常人的思想与眼界,高中毕业的少平先在村里开办的初中班教书,初中班解散后去了黄原城揽工,随后独自到异地的煤矿当矿工。

现实中的路遥也是,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他在村里一小学教过一年书。在此期间,路遥和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的习近平总书记同住一个窑洞,两人曾彻夜长谈。

他是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痛苦着受尽折磨,它不仅仅将劳动看作是谋生的手段——职业的高低贵贱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价值。劳动,只有劳动才能让一个人变得强大,让人充实,要想求得解放就要深深地投入到劳动中去。至少你曾经竭尽全力的为生活而不懈的努力过,你曾经为了生活和人格的独立而奋斗过。

1973年路遥费尽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正是这个转折改变了路遥的人生和命运。他不再困苦于自己没有书读,可能要一辈子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了。他终于可以走向过去一直渴望的人生,做自己渴望的事情——写作。


1979年,不到32岁的路遥写下了长篇小说《人生》,对于人生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的,路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刻、真实的刻画了男主人高加林的人生,这个人物很真实,从回到农村到走向城市最后又回到农村,他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他有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骄傲,却在权利与利益面前俯首称臣,最终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路遥总是收到读者来信:“人应该怎么生活”?

路遥也很迷茫。

35岁时,路遥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

这篇巨作完成时,路遥躲在卫生间里大哭一场。这个刚步入中年的陕北汉子已憔悴不堪,生命已油尽灯枯。

1992年11月17日8时20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因患肝硬化、肝腹水,引起肝功能衰竭,与世长辞。

贾平凹去医院看望路遥,他也未曾想到这是最后一面。路遥说:

等出院了,你和我到陕北去,寻个山圪崂住下,咱一边放羊一边养身子。

路遥是热爱陕北那片土地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以路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写的,我不禁想起了艾青的一句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平凡的世界》讲的不正是路遥平凡而伟大的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