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 发布于2019-12-26
  • 阅读1326
  • 评论0
阅读1326
穷人进行选择的困顿以及消除贫困的理论、政策的种种困顿,在这些章节中被充分揭示出来。该书至少给我们充分区分选择的两种状态,一种是穷人的选择,或者说穷人的非选择;一种是非穷人的选择。

本周给大家推荐的书籍是《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促使我读这本书的起因是某天我在某站的视频热度排行榜上看到李永乐老师的视频的标题“如何才能摆脱贫穷?”


嗯,急切想要获得发财致富秘诀的小编当然毫无疑问地没有任何犹豫地点开了视频。

最后的收获就是被李永乐老师安利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嗯,李永乐老师的初衷可能是和我一样,号召大家多读书。

这本书是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得主的合作之著。

两位作者通过十多年的时间,在多个贫困地区进行调查取证,进行对比实验,纯粹从经济学角度来揭开贫困的本质,告诉大家为什么有贫困的存在。

不同于政治语言,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真正贫困的原因,明白有些贫困的原因并不是一句懒惰就可以概括的。


作者:(印度)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 (法国)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译者:景芳

作者简介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曾任发展经济学分析研究局局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及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古根海姆基金会及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研究员。获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奖等多个奖项,曾任世界银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组织机构荣誉顾问。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大量荣誉:2010年度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09年度麦克阿瑟“天才”奖学金,《经济学人》杂志“八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外交政策》杂志“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财富》杂志2010年“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之一。2003年,班纳吉和迪弗洛联合创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并一直共同为该实验室提供指导。J-PAL实验室的任务是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贫困人口。J-PAL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赢得国际认可,获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年度“知识前沿”奖。

为什么贫穷,为什么穷人摆脱不了贫穷?这是《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探讨的主要问题。

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

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

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

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

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贫穷的本质》的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用大量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该书用九章大篇幅,从营养、健康、教育、生育、风险管理、贷款、存款、创业、政治参与等九个方面探讨穷人的生存、选择和突围,以及援助、制度对穷人的意义。

穷人进行选择的困顿以及消除贫困的理论、政策的种种困顿,在这些章节中被充分揭示出来。该书至少给我们充分区分选择的两种状态,一种是穷人的选择,或者说穷人的非选择;一种是非穷人的选择。

从该书可知,选择是需要空间的,这空间至少要大于自身的温饱条件,否则由于可供选择项的稀少而使得残存的选择毫无意义,或者说不同选择之间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了解了贫困的本质后,快来告诉小编,你脱贫了嘛,国家就要消灭最后一批贫困人士了,你还在吗,嗯~加油吧。

End

 

#欢迎评论下方参与热议

 

关注我们!